被人夸獎的感受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良好的,更何況是小孩子呢。其實孩子的智商或者是情商都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種種事情來反映出。孩子是否聰明,看看是否有下面這些特點:
小五是個淘氣的孩子,無論在哪都可以玩的滿頭大汗,更不要說與好朋友一起玩耍了,而且自己在家無聊了也會動手制作小玩具來玩。小五在一些特定的環境才會將自己的活潑好動體現的淋漓盡致。
他有一個特別好的習慣就是每次玩之前都會詢問媽媽是否同意,在公眾場合也十分乖巧不吵不鬧,也不會在大人談事情的時候打擾。
許多朋友都十分羨慕他們家有小五這樣的孩子,可能這就是所謂別人家的孩子吧。
朋友聚會的時候,大家都會夸小五聰明乖巧,但是在家的小五卻是另外一幅模樣,通常會把屋子弄的很亂,而且沒有一刻時間是消停的。
許多人會有誤區,熊孩子就是難帶的孩子,但是事實并不是這樣,經常把家搞亂的孩子不一定都是熊孩子。熊孩子可能本來都是聰明活潑的好孩子,但被爸爸媽媽的溺愛毀了。
下面來看看聰明的孩子有哪些特點:
首先就是活潑好動,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拆家,常常會把家中搞的一團糟,把自己的玩具拆的稀碎,拆完玩具拆家具,真的一刻也不停。
這類寶寶并不是家中所謂的淘氣,只是他們腦子的思維發展較快會產生很多問題并且希望自己去解決。比如說拆玩具,一部分孩子會拆完再組裝回去,這樣的行為就可以鍛煉自身的動手能力以及提高自己的大腦運轉速度。
教育專家曾經說過:“聰明的家長不會阻止孩子玩泥巴。”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因為孩子喜歡這個事物,作為家長只需要告訴孩子泥巴不能吃以及玩完之后要洗手即可,不能說因為泥巴這個東西臟就阻止孩子玩,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很極端的,永遠不要直接否定一樣事物。
孩子由于年齡小,對世界充滿未知特別喜歡問為什么。孩子在小時候就好像一本十萬個為什么,走到哪里喜歡問為什么,看見一個新奇的事物也會問,許多家長會因此反感,對于孩子的問題敷衍了事。
這樣的行為是不值得提倡的,因為每次孩子提出的問題都是他們了解一個事物或者是一個道理的好時機,父母應該抓住這個寶貴的交流機會來讓孩子獲得新的知識。
如果孩子的問題確實難住了家長,這時候不要著急,家長要耐心的教導孩子去查工具書等,讓孩子擁有一項能力。
童年時期的孩子們都非常好動,這也是小孩子的一個特性,沒有必要完全克制他們,對他們過于約束可能會帶來負面效應。
其實并沒有說哪個特定的動作就可以證明這個孩子是聰明還是笨,每個新生命出生時就是一張白紙,只有在日后通過家長的教育以及孩子自我的約束能力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