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燕云十六州是石敬瑭賣的沒錯,石敬瑭是沙陀人也沒錯。但是你要說燕云十六州是因為沙陀人內附丟的那就不對了。
沙陀人內附對于李唐來說實際上是一針強心劑,他強大的騎兵幫唐朝渡過了許多難關,最著名的就是黃巢之亂李克用的那支沙陀軍了。
再來說燕云十六州的問題,石敬瑭的那個年代,沙陀人漢化基本完成,你要說他不把燕云十六州當自己的那是扯淡。不過那時候的燕云十六州確實不是他的。
五代十國是一個群雄割據的年代,當時那些南方的獨立政權不說,就說中原王朝內部,名義上是統一的,但是內部也是藩鎮林立。
唐晉之際的燕云十六州的主人是趙德鈞、趙延壽父子。尤其是石敬瑭造反的時候他們是完全不搭理石敬瑭的。
石敬瑭心知就算自己成了,趙德鈞也不會服從他,于是他就自作主張把趙德鈞的燕云十六州送給了耶律德光,好取得契丹人的支持。
趙德鈞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莫名其妙我的地盤就被別人送人了。趙德鈞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直接投降了遼國,當然這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幽云十六州的丟失原因是石敬瑭造成的。
石敬瑭為了自己的勢力,允諾將割讓幽云十六州給契丹,每年進貢大批財物,以兒國自稱。而這正中遼國下懷。后晉天福元年(936年)十一月,遼太宗耶律德光冊石敬瑭為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
石敬瑭則將幽云十六州,即今天的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領土割讓給了遼國。十六州是:幽(今北京市)、薊(今天津薊縣)、瀛(今河北河間)、莫(今河北任丘)、涿(今河北涿縣)、檀(今北京密云)、順(今北京順義)、新(今河北涿鹿)、媯(音歸,原屬北京懷來,今已被官廳水庫所淹)、儒(今北京延慶)、武(今河北宣化)、蔚(今山西靈丘)、云(今山西大同)、應(今山西應縣)、寰(今山西朔縣東馬邑鎮)、朔(今山西朔縣)。石敬瑭稱比他小十歲的耶律德光為父皇帝,再每年進奉帛三十萬匹。被后人所譴責的主要是割讓土地,不僅使中原失去大片領土,而且使契丹輕易占領了長城一帶的顯要地區。
原本牢靠的長城防線變成異族人的地盤,到了后周、北宋時期,一到十大寫,遼國隨心所欲的向南攻擊中原腹地。契為中原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而沙陀人內遷能夠促進民族的融合,唐朝時期,沙陀人就時常成為中原王朝的出兵主力。雖然沙陀人也在五代建立政權,但其帶來的后果遠遠不如遼國。
所以,石敬瑭是幽云十六州丟失的關鍵人物,給中原廣大人民帶來無盡的災難,是民族的罪人。
石敬瑭為了稱王稱霸的個人行為。自己實力不夠,便出賣燕云十六州換取契丹的支持,並甘當兒子。這一賣就是四百年,明朝才收回。與沙陀人無關。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