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邵陽學院引進了23位菲律賓博士 當地教育廳介入調查,網友表示:東南亞的博士確實水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近年來地方高校為了提高師資隊伍中博士的比例,各種辦法都用到了,邵陽學院支持本校教師去菲律賓拿博士學位,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小地方根本引進不到國內重點院校的高水平博士,而且就算是引進了博士也基本上留不住。
況且引進一個貨真價實的國內博士少說現在也需要50到80萬,而支持本校教師去東南亞拿博士學位最多花費20來萬,這樣算下來可以為學校節約一大筆開支,同樣也提高了師資隊伍的博士比例,以后各種學科評比和項目申請都好辦一些了,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網友卻表示:花著國家的錢,卻沒有做出真實的科研成果,為了拿學位而拿學位,能培養好學生嗎!能出高水平的成果嗎!大家覺得呢?
關于湖南一個大學1800萬引進了幾十個菲律賓博士這個事兒,我估計他應該是一個聯合培養計劃。這個表格里面大部分都寫的是畢業返校。
這種跟東南亞高校的合作,不在高校圈子里的人可能不大清楚,好多人都覺得現在博士不值錢,供大于求,各個高校都非升即走啥的,其實不完全是這樣,你到一些普通本科或者一些高職院校,他們每年招博士都招不到。對于這些學校來說呢,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是有迫切的需求的,比如像大專學校他想升本科,那肯定對老師的學歷就有要求。那從外面招招不到怎么辦呢?就只能從內部培養。
于是有一些學校的人就會通過一些機構,或者自己去跟國外的一些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去聯系,這里面主要是南亞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聯系好了之后呢,就鼓勵自己的員工們,尤其是比較年輕一些的去報考。有的單位可能還出臺一些鼓勵的政策,說你念出來之后學校里給你報銷或獎勵多少多少。同時也要求你必須在單位服務多少年。所以看湖南這個學校那個表格里面給的各種的安家費之類的東西,可能就是這種政策的一種落地的形式。
怎么看這種形式的人才引進呢?我覺得他是現有的高?己酥贫认聦W校發展采取的一種辦法,其實大部分的程序應該來說還是合規的。有的人把這種方式出來的叫水博士。我了解到的情況,他們的畢業比國內的博士可能要容易一些,但這個容易主要是體現在不需要發表論文。而博士不需要發論文才能畢業,這個事兒其實是國際上較通行的做法,倒也不是東南亞獨有的。除此之外這些人也要去上課,或者是線下或者是線上遠程也要考試也要寫博士論文答辯,你要說跟名牌學校的博士比當然有明顯的差距,但其實也蠻辛苦。而且這些流程走下來之后,對他們個人的研究能力和外語的水平也都是有明顯的提高的。只要整個過程里面程序合法,沒有弄虛作假的情況,那我覺得還是一個好事。
湖南教育廳介入調查
18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登錄邵陽該高校官網,并未看到這份公示名單。不過,記者查詢到一則2019年6月6日發布的《關于在職教師申報2019年度邵陽學院與外方合作高校聯合培養博士項目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稱推薦該校在編在崗碩士教師到馬來西亞城市大學和林登大學學院在職攻讀博士。三年學業期滿(2022年12月31日前)且取得學歷學位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定后,按當年引進博士的相應檔次享受待遇。
赴外方合作高校攻讀博士的通告(圖片來源:學院官網)
前述網傳公示名單顯示,學習時間為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與該《通知》的時間基本吻合。但《通知》內寫的是馬來西亞的大學,最后的公示的畢業學校卻是菲律賓的亞當森大學。
記者查詢得知,在2021年QS公司亞洲大學排名中,菲律賓亞當森大學排名600名以后。
18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致電邵陽該高校多個部門詢問此事,均沒有得到相關回應。湖南省教育廳回復極目新聞記者稱,目前有科室已經介入開始調查此事,但未透露更多信息。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