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狀分析:
教師隊伍的現狀:優勢,不足;
二、指導思想:(培養的依據,如《綱要》、《指南》)
三、發展總目標及分項目標:
1、發展總目標(表明隊伍培養達到的最高境界);
2、分項目標:(要具體到人)
1)師德培養目標(如:愛崗敬業、品德高尚);
2)教師隊伍培養目標:
①梳理現有教師的數量、專業、職稱、參加幼教工作年限,分出職初期、成長期、骨干型教師;
②職初期教師的特點(如:精力充沛,工作熱情高,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缺乏一日活動,教學活動等方面的經驗:)及培養目標(如:培養成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
③成長期教師的特點(如: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教育教學經驗,但是學科特色不明顯,專業研究能力待提高)及培養目標(園級、區級骨干幾名);
④骨干型教師的特點(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及自己擅長的領域,但實踐創新能力不夠,輻射作用待提高)及培養目標(區級、市級骨干幾名);
四、逐年分解目標及主要措施:
例如:
隊伍建設內 容 |
第 一 年 |
第 二 年 |
第 三 年 |
|||
師 德 建 設 |
培養 目 標 |
明確師德規范的內容。 |
感悟師德規范的內涵。 |
教師愛崗敬業,品德高尚,能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 |
||
主 要 措 施 |
1、師德專題講座; 2、形式多樣的師德活動,如:參觀學習、師德征文、師德演講及評議; 3、樹立師德典型。 |
|||||
職初期教師 |
培 養 目 標 |
1、樹立職業理想和專業道德,增強教育信念; 2、了解《綱要》、《指南》精神; 3、遵守幼兒園規章制度,關心幼兒園的發展; 4、掌握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 |
1、培養認真負責、質真明理的職業道德; 2、積累班級常規建立和管理能力; 3、積累教師組織半日及教學的經驗; 4、能大膽與家長溝通。 |
1、理解《綱要》、《指南》的教育理念,并能將教育觀念轉化為教育實踐; 2、提高班級常規建立及班級管理能力; 3、提高半日活動及教育教學的能力; 4、能主動與家長溝通。 |
||
主 要 措施 |
1、認真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綱要》、《指南》,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教育觀念、行為規范; 2、定期進行全園系統性培訓,掌握日常保教、衛生保健、安全工作等相關知識,提升帶班能力; 3、通過半日活動觀摩、崗位大練兵、“師帶徒貼身指導”、評價、考核等形式,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4、制定教師個人發展三年規劃。 |
|||||
成長期教師 |
培養目標 |
1、從工作滿三年的教師中發現園級骨干的苗子; 2、加強理論學習,縮短教育理念與教育行為之間的差距。 |
1、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2、提高教師運用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的能力。 |
培養出3~5名園級骨干教師。 |
||
主要措施 |
1、認真研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綱要》、《指南》,努力提高將教育理論轉變為教育實踐的能力; 2、帶領教師走出去,積極參加市、區舉辦的各種觀摩及培訓活動,幫助教師開闊視野,學習先進經驗; 3、通過半日活動觀摩、評優課、不斷提升教師策劃、設計與組織教育活動的能力; 4、結合各領域內容,開展教育理論、領域內容、主題環境創設、區角材料投放、幼兒常規培養的培訓、學習、觀摩與研討,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
|||||
骨干型教師 |
培養目標 |
1、分析隊伍現狀,確定培養名單及數量; 2、制定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和具體措施,初步探尋符合個人特點的學科領域。 |
提高骨干教師運用教育理論指導自身教學實踐及教育研究的能力,成為某一個學科領域的帶頭人,并能夠成為園所學研共同體的龍頭。 |
提高骨干教師總結教育經驗、撰寫案例的能力,培養3~5名優秀的、全面發展的區級骨干教師或學科帶頭人。 |
||
主要措施 |
1、加強師德素養和專業理論的學習,為骨干教師提供各種園內展示和園外學習的機會,提高她們的綜合素質,將《綱要》中的教育理念帶頭運用到日常工作中,發揮示范作用; 2、以“師徒結對”,搭臺子為青年教師做示范課的方式,開展自我學習,提高自身的分析、反思、引領的作用,提升自己的專業指導水平; 3、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在管理日常保教工作中提高策劃、組織能力,成為幼兒園教師學習的榜樣; 4、開展教研組間的交流與分享活動,實現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
|||||
園所應鼓勵教師樹立信心,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及專業能力,從青年教師逐步成長為有經驗的教師,或者園級骨干教師。園所在教師成長的過程中應留存培養的資料,建立教師成長檔案,從而保證教師培養的連續性,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